全面降准 体现了更大力度稳经济

实体经济再次迎来金融活水。中国人民银行11月2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这是货币政策再次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此次全面降准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但另一方面,此次全面降准更体现了对“度”的把握。

这个“度”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前面临的国内外极为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疫情形势,因此采用的是全面降准。二是从“全面”方面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通过全面降准,达到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从而更有力度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四是实现了全面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效果。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还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个常规重要工具。从近二十年的实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经济环境甚至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时,会适时不同程度地通过上调或降低来支持和稳定经济发展。比如2007年间,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反复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些年来,央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使用上更多地实施精准滴灌,比如2018年1月25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4月25日实施定向降准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6月24日央行宣布的定向降准针对的是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2022年4月25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11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因此,此次全面降准是因时因势而发,将起到进一步助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作用。

此次全面降准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着力点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可以预计,未来央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还会不断地因时因势进行“全面”与“定向”操作,努力实现通过调整货币金融环境来服务于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时报时评 唐福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