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解读20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攻坚克难,破浪前行 – 综合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是中国新一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为来年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从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内容来看,在政策内涵、施策手段等方面都还是有相当大的变化的。

第一,看一下中央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公报的表述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一表述与前几年“复杂严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笼统表述相比是非常清晰、精准的,可谓是直指要害。

需求收缩包括了内需和外需。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但基础并不稳固,波动性大、脆弱性高、结构性失衡等特征凸显。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渐回落至常态,供应链瓶颈加剧通胀压力,全球滞胀风险加大。相对应的是,今年支撑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因素有所减弱,明年出口额大概率呈回落态势。从内部消费看,2022年制约消费的收入、疫情、避险倾向等因素将取得一定程度的好转,新冠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逐渐长尾化,但大幅度的改善依旧难以实现,消费复苏依旧乏力。

供给冲击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大宗商品涨价,在供给受阻加之货币溢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二是在中美科技战和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的稳定性面临冲击,产业供应效率还没有恢复,或有“卡脖子”和断供风险。供给冲击最终的影响,就是通胀压力增加。

预期转弱实际上更应该予以重视。在金融视角里,信心比黄金还珍贵。预期和现实会相互影响,预期越悲观,消费和投资也越谨慎。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这种氛围,这个预期是很难逆转的。所以说预期转弱,不是一个简单的主观想法的改变,而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一旦到了恶性循环的阶段,就会对需求形成强烈的负反馈,所以要求我们要做好预期管理,稳定市场预期。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字。中央确立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指出,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要求各方面要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一)“稳字当头”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为什么要“稳字当头”?一是要抗冲击,二是要防风险,三是要保平衡。冲击主要来自于外部,中美多方面的角逐和博弈,新冠疫情的变化,以及潜在的全球金融危机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风险主要来自内部,包括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违约、可能出现经济“类滞胀”等等。保平衡就是在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目标,譬如在宏观调控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之间,在环境约束与经济运行之间,在全局统筹与局部实际情况之间,都要找到平衡点、把握好尺度。

(二)在宏观层面,核心是稳增长

稳增长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议提出,明年财政政策转向更积极,强调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超前开展基建投资,以基建托底经济,质和量并重。预计明年还将在支持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能等方面推出新的更大力度的政策组合。

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宽松,明年上半年可能延续降准,必要时还可能小幅下调政策利率。在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房地产风险明显暴露情况下,加大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实现房地产软着陆,并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新基建,实现跨周期调节和高质量发展。

(三)在微观层面,稳就业是第一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经济下行首当其冲影响就业。会议从宏观层面提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针对不同就业对象,要从完善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细化就业举措和灵活就业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解决好各类重点群体的就业难题。

(四)在社会心理层面,关键是稳预期

会议确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是从根本大局出发稳定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会议提出七大政策组合,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强化政策协同发力,是从经济运行层面稳定发展预期,引导市场正确有效投资。

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五个领域,进一步理顺各方在这些领域存在的认知偏差,是从思想认识层面形成长期、合理、稳定的预期,激发市场主体的长期投资热情。

第三,“稳中求进”是工作目标,如何求“进”?

(一)强调要科技创新求“进”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核心内生动力。尤其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大背景下,更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开新路、解难题、破危局。

会议提出,将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这将进一步激活科技体制,产出更多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

(二)必须要深化改革求“进”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进一步理顺经济结构、疏通制度堵点、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保障经济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形成统一强大的国内市场;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资本市场更重要的作用,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结合发展;要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三)要求以精准施策求“进”

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特色。预计这将成为今后政策制订和执行的主要模式,对于各部委、地方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施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严峻考验。

精准施策体现在此次会议的方方面面。譬如,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在市场非常关注的房地产领域,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指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搞“一刀切”等。

第四,会议公报里还有几个与以往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一)澄清了思想认识上的几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们在共同富裕、资本特性、初级产品供给、重大风险防范和双碳目标等五个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各方面争论很大、把握不准,执行中存在可左可右、可轻可重、可快可慢的问题。此次会议对此进行了清晰明确的阐述,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指明方向,厘清了此前的种种模糊认知,进一步纠正认识偏差和执行偏差,向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和现实双重指导意义。

(二)突出强调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都要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强政策之间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会议公报采用“结构政策”代替以往“产业政策”的提法,表明更加重视从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全局性系统思维出发,通过影响框架条件来引导和改变经济主体的决策,减少对具体经济结构的直接干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

(三)特别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

近年来部分地方与部委在出台政策时经常会出现前后矛盾反复、不尊重实际以及简单一刀切的现象,如疫情防控、拉闸限电、地产调控等方面。为此,会议提出:“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我们预计今后中央会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专业能力的考核。

纵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它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了充分的预估和研判,对明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精准的部署安排,创新频出、亮点纷呈,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让人们对明年我国经济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更加充满期盼。(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彤)

河南将设两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

日前,河南省召开“促进天使风投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雄介绍说,为推动天使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河南将率先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两个重点产业赛道设立政府母基金。

从出资比例看,省数字经济引导基金30亿元、省生物医药新材料引导基金的20亿元中,省财政认缴出资基金份额的30%,市、县、开发区认缴基金份额的40%,省属国有企业与省财政按1∶1比例对子基金协同出资,进一步带动银行信贷等传统金融支持。

据介绍,这两只基金在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定位上突出政策性,发挥引导作用。两只引导基金中政府出资的财政性资金,将纳入预算管理和公共财政考核评价体系,不以营利为目的。纳入预算管理,向社会传递稳定出资预期,彰显发展天使风投创投基金的决心和信心。纳入公共财政,设定较为灵活的让利措施,超额收益更多留给基金机构和社会资本,让基金机构和社会资本更大比例享受被投企业的股权增值红利。同时,出台尽职免责、保值增值、持股跟投、考核评价等制度,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支持政府引导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科技。

二是策略上锚定母基金,重在招引机构。两只基金作为政府母基金,不直接投项目,而是通过招引和培育优秀的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凭借专业机构灵敏的市场嗅觉和丰富经验,让基金机构发现企业价值,设立子基金或者跟投,配置资本资源。

三是投向上突出重点领域,扶持原始创新。加强与生物医药新材料、数字经济两个领域的优秀投资机构对接合作。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投向创新药、现代中药、诊断检测、高端医用耗材等行业。新材料领域,重点投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行业,支持对省实验室体系的科技研发项目进行精准孵化。数字经济领域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运作上坚持市场化,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实行所有权、管理权、托管权相分离的运作机制,秉持“建制度、不干预、强考核”方针,省级层面建立健全规模调整、考核评价和让利容错等制度体系,组织审计监督、绩效考核。政府不干预微观操作,授权省属企业建立专门的基金机构、招募专业人才或者遴选国内知名母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负责具体投资运作。子基金由其管理机构按照协议约定的投资领域和范围进行自主决策。在监管上,设定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对效果不佳的合作子基金管理机构进行更换或终止合作。

五是推进上省市县协同,统筹发展合力。省级主导,鼓励发展有决心、产业有基础的市、县、开发区参加引导基金设立,形成三级政府出资。从出资比例看,省数字经济引导基金30亿元、省生物医药新材料引导基金的20亿元中,省财政认缴出资基金份额的30%,市、县、开发区认缴基金份额的40%,省属国有企业与省财政按1∶1比例对子基金协同出资,进一步带动银行信贷等传统金融支持,瞄准一流人才、一流创新平台和头部机构、头部企业,省市县联动打造天使风投创投基金服务体系,全方位嫁接金融和科创资源,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

此外,河南还将积极对接优秀天使风投创投机构和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投资机构看河南”系列活动,完善招引政策,力争5年内吸引100家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落户河南。

合肥将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政府引导母基金

12月16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合肥市促进股权投资发展加快打造科创资本中心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及人才集聚、激励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投资、优化股权投资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制定了12条具体举措。

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方面

一是引导设立专项基金。设立总规模200亿元政府引导母基金,分行业领域,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其中,参股主投成长期、成熟期专项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超过20%;参股主投种子期、初创期专项基金的出资比例不超过40%;参股主要开展天使投资的出资比例不超过50%。对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出资比例可适当提高。

二是明确参股基金返投比例。参股专项基金返投合肥市比例不少于1.5倍,对社会资本出资比例较高或规模较大的专项基金,返投要求可按照“一事一议”给予适当放宽。专项基金投资企业迁入合肥市的,视同投资合肥市项目。

三是激励参股基金加快投资。专项基金2年内投资进度超过基金规模70%的,按投资合肥市金额的1%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投资期结束后,专项基金投资合肥市企业比例超过75%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四是参股基金让利。专项基金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的超额收益,根据基金返投比例,给予50%-70%的让利。

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及人才集聚方面

一是引导各类基金落户。对新设立或新迁入各类基金,按其管理团队对合肥市贡献给予奖励。引导各类基金入驻合肥市金融集聚区,由辖区政府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或给予房租减免、补贴。

二是建立基金高端人才智库。集聚国内外股权投资领域高端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全市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及定期发布合肥市金融发展情况报告等服务。

三是强化人才政策激励。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高管或在合肥市具有成功投资经历的基金管理机构高管,可比照市重点产业优秀人才享受有关政策。

激励股权投资基金扩大投资方面

一是激励加大投资力度。按基金对合肥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管理机构最高500万元奖励。对基金投资合肥市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生的损失,按实际损失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二是激励招引重点项目。基金管理机构通过项目资源重组及并购等方式,引进的重点产业链项目,按项目投资额的2%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

优化股权投资服务环境方面

一是建立股权投资服务平台。鼓励各类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入驻合肥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资本与项目常态化线上对接服务机制,实现资本与项目无缝对接和投贷联动。

二是支持举办股权投资对接活动。支持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企业定期举办线下路演、专业论坛等活动,促进市重点产业链企业项目、各类科技创新项目与资本对接。围绕股权投资发展需要,支持引进和培育资产评估、资信评级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

三是建立优质股权投资项目动态发布及推介机制。要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各平台、市重点产业链、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各类产业园区和创业创新载体等牵头及管理单位,以及各级投资促进部门和政府投资基金机构强化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梳理及储备,及时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动态发布股权投资项目需求,并全程做好跟踪服务。

海南,设了100亿母基金

12月2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立由海南省政府出资、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基金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

据《办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自贸港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通过专业化投资运营管理,促进基金持续健康运行,保障政策目标有效实现。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外,自贸港基金原则上采用“母-子基金”投资方式运作,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规模的30%,且予以末位出资到位。

自贸港基金主要投向以下领域:

(一)持重点产业发展。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支持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及深海科技、南繁育种、航天科技等“海陆空”未来产业发展;支持培育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二)支持重点园区发展。支持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省内各园区的产业培育与集聚,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园区与自贸港基金合作设立子基金,推动形成“一园区、一基金”发展格局。

(三)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未来预期现金流可以覆盖投资成本、退出有保证的重大项目建设。

在对子基金的要求方面,返投比例设置也比较合理,返投认定标准较灵活:子基金投资省内企业的金额应不低于自贸港基金出资额的1.5倍。省内企业应开展实质经营活动,并包括下列情形:

1.子基金所投企业注册地位于省内,且投资额应不少于自贸港基金出资额;

2.子基金存续期内,所投企业迁入省内、被省内注册的企业收购或者在省内设立子公司;

3.子基金设立后,子基金管理公司在管的其他非省内政府投资基金新增投资的注册在省内的企业。

在让利政策方面,《办法》指出,为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自贸港基金可以获得的超额收益为限,按子基金返投任务完成情况对管理机构和其他出资人实行分档让利。子基金投资省内企业金额达到自贸港基金出资额2倍、2.5倍和3倍的,自贸港基金可分别将该子基金投资所得超额收益的20%、40%和60%进行让利。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强调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自贸港基金运作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不将正常投资风险作为追责依据。我们认为,对引导基金而言,容错机制至关重要,海南省此次在《办法》中明确合理容忍正常的投资风险,是极其市场化的举措。

并且,在绩效评价方面,《办法》也有亮点:省财政厅负责对自贸港基金整体投资运营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但不对单只子基金或单个项目盈亏进行考核。绩效评价结果实施百分制和四级分类。四个级别分别是:优秀:90(含)100分;良好:80(含)90分(不含);合格:60(含)80分(不含);较差:60分以下。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政策指标、效益指标和管理指标等:

(一)政策指标(40分)。主要考核基金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情况,撬动社会资本情况,投向省内项目情况,支持园区发展情况,支持产业发展情况,资本招商情况等。

(二)效益指标(30分)。主要考核基金投资进度情况、投资回报情况等。

(三)管理指标(30分)。主要考核基金规范管理情况,包括信息报告、资金使用监控和风险控制等情况;投后增值服务情况;项目储备情况等。

自贸港基金绩效评价结果与管理费支付等指标挂钩。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按年度管理费的100%进行支付;良好的,按80%进行支付;合格的,按60%进行支付;较差的,按40%进行支付。

绩效评价是近年来引导基金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2020年2月21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 提高财政出资效益的通知》,明确要求实施政府投资基金全过程绩效管理,财政部门可组织对基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对于政府引导基金来说,虽然国家层面早已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建立引导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但是指标数据难量化、评价过程缺乏变通性、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不高等问题仍是各地引导基金绩效评价实际操作中的痛点。如今海南自贸港基金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绩效评价结果实施的分类与各评分指标标准,且自贸港基金绩效评价结果与管理费支付等指标挂钩,也将为中国母基金行业在绩效评价方面走向规范化带来示范性作用。

此外,《办法》在附则中指出,海南省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基金等省政府投资基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这意味着海南省的政府引导基金均可按照以上办法中的规定运作,无疑是有了更为科学合理且市场化的运营标准。政府引导基金正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对基金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做出更高要求,而以市场化倒逼政府引导基金变革是未来趋势,同时也能提高政府引导基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海南省的引导基金正向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大步前行

五部门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 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方案》指出,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方案》明确,要挖掘整理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元素,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凝练推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和底蕴的中医药典故和名家故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开展一批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创作一批针对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将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价值,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常态化机制建设,培养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队伍,定期监测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方案》要求要形成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的强大合力,将中医药文化传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局工作谋划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万美资本与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老龄化也正在加剧。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人口已达到13.95亿(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2.49亿,65岁以上为1.67亿。老年病、慢性病凸显,同时疾病谱也年轻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屡见不鲜。高血压是世界第一大威胁生命的因素,国内患病率高达23.2%,知晓率却不足50%。糖尿病患者人数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对照日本汉方药发展史,18-19世纪这一阶段,汉方药受到西药冲击走向衰落。但1970 年后,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慢性病、过敏性疾病患者迅速增长,尤其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中药独特的疗效再度被挖掘。西方医学对这类疾病往往较难解决,而汉方医学却可取得不错的疗效。叠加后续医保覆盖、政府监管、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汉方医学重新崛起。目前,约90%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日本约6 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高达80%以上。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获得患者认可的同时,质量管控、医保体系均逐步完善。

与化药的单一化学分子式不同,中成药药理十分复杂,其质量及疗效更多依赖于其原料药-中药饮片。中药饮片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层面上具备优势,在公立医院销售不受“零加成”和“药占比”影响,且不在省级集中招标范围。

万美资本与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促进中医药理论、研究、应用和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双方将围绕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中医药产业展开全方位合作,包含产业基金、技术研发、生产智能化、饮片产业链下游拓展、植物萃取、人才培养等。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管理、资本及资源的优势,致力于从的全周期角度,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全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实践科学的智慧结晶,其长期有效的实践循环论证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中医药的传承及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先后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文件。中医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国家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整体发展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明显提升。

特别是由习近平主席亲自签发并于2016年12月25日颁布,并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我国首部为振兴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国家法典,对于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有者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的高度重视,该法为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中国中医研究院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这一成就也让世界对中国的中医药刮目相看,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认可度。

当前,中医药发展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发展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 名人创投 | 2017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信息技术/先进制造)

信息技术

美国:量子计算机最耀眼,芯片研究成果再现

2017年量子霸权的争夺趋热,谷歌和IBM展开“老大”地位之争。已推出9量子位计算机的谷歌4月宣布将在年底推出49量子位处理器;IBM则后发先至,继5月将“BM Q”系统处理器量子位推至16位后,在11月宣布成功研制出20量子位处理器,并称已经构建了50量子位处理器原型。

除量子计算外,多项芯片研究成果也表明,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依然无法被撼动。IBM、英特尔等公司成为技术的最有力推动者。如IBM造出5纳米芯片,并开发出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64位芯片系统;英特尔则在8月发布了可自主学习的神经模拟原型芯片。学术机构同样不甘落后,如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可实现高效“深度学习”全新光学芯片,不仅速度快,而且能耗低。

德国:建欧洲最大IT研究群 开发量子通信计划

德国教研部2017年宣布了两项新的IT和网络相关的计划,以落实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目标。一是将设立三个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达尔姆施塔特信息技术安全、隐私和责任中心,萨尔布吕肯安全和隐私研究中心,卡尔斯鲁厄应用安全技术能力中心。由这三地组成欧洲最大的IT安全研究集群,使更多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并加强德国的数字主权。二是宣布开发量子通信计划,利用单个光粒子处理和传输信息,建立高度安全的量子通信网络。

在信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例如,柏林亥尔姆茨材料和能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首次在银材料底层上完成光刻纳米结构,银纳米结构在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复杂的银纳米结构可以作为纯光学数据处理的基础材料,为未来光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新型电子器件制造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了使电子元器件更加微型化,在纳米级层面连接电路,需要极其细微的分子导线,德国基尔大学和西班牙国际物理研究中心的专家研制出了只有原子直径的单分子导线,这个仅有两个原子键长度、一个原子宽度的分子导线在电子器件中起到纳米开关的作用。

法国:政府重视信息技术 创新数字经济战略

总统马克龙曾兼任数字化创新部长,对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非常重视。马克龙当选后随即大胆启用年仅33岁的马祖比任主管数字科技的国务秘书,并着手制定大力发展法国数字经济的长远计划。

法国于年底公布《数字领域法国国际战略》,提出将大力推动法国数字企业走出法国和欧盟,开辟国际市场,同时法国还将继续推动国际互联网管理实现多元化。该战略规划了法国在互联网管理、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未来实施和发展的原则及目标,旨在提高法国在数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为鼓励更多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法国今年启动运营全球最大的初创公司园区Station F。该园区位于巴黎13区,占地34000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上千家创业公司。目前,已有谷歌、脸书等信息产业巨头和众多数字创新企业落户园区。

俄罗斯:5G网建设加快步伐 智能城市成效显著

目前,俄正加快建设5G通讯网络,首都莫斯科市已成为全球最发达的移动通讯市场之一。莫斯科市政府与主要移动运营商计划建立联盟,共同发展5G技术。2018年足球世界杯期间,Megafon公司计划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安排5G网络测试区。俄5G技术标准预计于2020年问世,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将在新标准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

莫斯科智能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莫斯科市将地铁和地面公共交通WiFi网络整合,为乘客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手机公共交通导航应用可获取所有公交线路并计算出行成本,并具有为三合一公交卡充值、查看支付历史、查询地铁站附近停车场及剩余停车位等功能。市中心的部分智能公交车站配备USB充电桩、WiFi接入点、电子车次显示屏、紧急报警按钮及周边信息查询触摸屏。

2017年,俄罗斯IT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出口额超过70亿美元大关。出口的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手机程序、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文件流转系统等领域。圣彼得堡市积极打造计算技术产业集群及俄现代计算技术专业中心,该产业集群有望获得占其研发投入总额50%的项目补贴。按照《俄2025年前电子和无线电工业国家发展计划》,2025年前俄IT设备的本土市场占有率有望升至35%。

韩国:网络普及世界第一 加强电子政府建设

一份权威性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韩国境内平均互联网网速为28.6兆比特每秒(Mbps),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也是唯一超过25Mbps的国家。网络普及率也排名第一,其中4Mbps以上的网络普及率高达98%,25Mbps以上普及率达40%。

韩国政府统计的物联网用户超过604万人,占无线数据用户比重超过10%。

韩国行政自治部和信息化振兴院共同发布了《2017年电子政府10大技术趋势》报告,宣布将电子政府逐渐发展成为结合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提供更周到服务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政府”。

韩国宣布将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全球首次启动5G网络,推出大量基于物联网、UHD、AI和VR的新应用。

此外,首尔大学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SNUver完成了实际道路试运行。LG电子成功研发基于LTE的车联网终端及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技术。

英国:5G发展保持领先 加强个人数据保护

为确保英国在5G发展中保持领先优势,英国将投入16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全国性的“5G创新网络”,用于测试与5G相关的新技术。另外,政府还将投入2亿英镑在本地建立高速、可靠的光纤宽带网络。

英国政府8月宣布将修改《数据保护法案》相关条款,加强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个人将对自己的数据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和处理权。机构收集个人数据的过程也会被更严格地监管。英国信息监管局将承担更多职责去保护消费者利益,对违法机构发出罚单,最高罚金可达1700万英镑或违法机构全球营业额的4%。

以色列:推行生物身份识别 网络安全举措不断

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所有以色列公民将必须使用生物识别身份证,其个人信息(信息、指纹、照片及面部轮廓;持卡人姓名、性别及出生日期)将被存储在国家数据库内。不过,指纹信息为可选项。

在网络安全方面,美国网络安全公司Optiv将使用以色列网络安全创业公司Intsights研发的网络情报收集技术,为客户提供一种新的预见性网络威胁情报服务;Enter Unbotify公司的产品使用生物识别行为技术,可通过按键时长、鼠标移动方式及设备持有方式等指标确定攻击者是机器人还是自动程序,降低网络攻击成功率。

Imperva公司研究发现,黑客并不太注意隐藏其攻击痕迹,且多数黑客因面临庞杂的信息而无法在24小时内及时盗取用户资料,因此,用户有望通过快速修改密码而阻止黑客发动实质性进攻。

人们下载或借助数据流传输的任何图像视频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潜在载体,但是本古里安大学开发的系列算法,可以“完全防止”攻击者借助视频或图片下载而监视用户行为。

此外,Precognize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从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并将数据自动转化为具体的早期预警,从而减少工厂设备运行时的损耗。

日本:发明光量子大规模算法 实现光纤最大容量传输

东京大学古泽明教授9月发明了利用在光路上连成一列光脉冲的方法,实现了用最小规模电路结构有效进行大规模计算的光量子计算机方式。这种方法理论上可处理100万个以上量子比特的大规模运算,可促进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化的同时,大幅减少所需资源和成本,有望为光量子计算机带来创新。

光纤实现最大容量的传输。8月,NTT、KDDI、住友电工等机构使用与现有光纤相同直径、拥有4个光路的多芯光纤实现了每秒118.5Tb的世界最大数据容量传输。预期该光纤技术将在2020年代前期实现实用化。

巴西:推“国家物联网计划” 启动5G网络建设

2017年,巴西物联网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巴西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已取得许多成果。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进展,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巴西目前正在积极策划构建“国家物联网计划”,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推动传感器、二维条码等核心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等配套产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微纳器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政府着力培育物联网服务业。鼓励运营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服务新业态,推动物联网应用创造和衍生出的独特市场快速发展。

巴西移动网络服务分析公司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巴西国内移动手机用户中能使用4G网络的只有55.29%,大部分人使用的是2G和3G网络。尽管巴西的互联网市场发展水平受限,但因为其巨大的网民群体和旺盛的上网需求,巴西仍被视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互联网市场。2017年2月,巴西政府正式确定在巴西实施5G网络计划项目,并着手在巴西国内推动移动生态系统的建设。

先进制造

美国:“制造美国”初步见效 人工智能融合制造

2017年美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发展,“制造美国”项目下14个创新中心覆盖了当前先进制造业的多个热点领域,其运作取得初步成功。

3D打印技术领先地位稳固,并逐渐覆盖医疗、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如8月美科学家在热真空室成功用3D技术制造出多种聚合物合金物体,预示着太空3D打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11月,美科学家3D打印出高导热性织物,又进一步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先进制造领域成为新热点。融合多种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器人不断刷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预期。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儿童医院合作开发的软体机器人,可在不与血液接触的情况下帮助心脏跳动泵血;而斯坦福大学科学家设计出的全新智能抓手装置,则能在太空微重力下对不同形状物体抓放自如。

日本:人工智能成果不断 人机协作成为热点

利用机器学习的“迁移学习”技术,有效确定界面结构,有望加快材料的开发速度。东京大学让人工智能通过“反复成长”,成功地将确定物质界面构造的计算量降低到原有的1/3600。界面在目前工业上使用的许多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一种界面,需要数千至数万的庞大理论计算,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是提高材料开发速度必不可少的要素。

开发出自行成长的语音对话人工智能技术。日立制作所9月为人形机器人EMIEW3开发了一套能够自行成长的语音对话人工智能技术。EMIEW3在无法回答客人的问题时,可通过向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确认即可理解客人的意思,进而做出回答。

日本安川电机、三菱电机等在东京举行的2017国际机器人展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表明人机协作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集成式解决方案成为了机器人行业的研发推广重点。

德国:3D打印用于能源 激光技术取得突破

能源生产领域引入3D打印技术获得成功。西门子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燃气涡轮叶片,并进行了满负荷运行测试,试验显示3D打印涡轮叶片完全符合燃气轮机工作要求。工程师们开发了燃气涡轮叶片的材料解决方案、优化制造和安装工艺,完成了从部件设计、材料选择、质量控制和模拟部件使用寿命的整个生产加工链。

3D打印技术同样在其他领域也取得突破,德国科学家使用标准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超复杂、高精细且高质量的玻璃形状。这意味着3D打印技术已可制造具有较高光学性能的结构,有望大量适用于设计复杂的透镜和过滤器。

迄今最小线宽激光器问世。德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出了10兆赫的世界上最小线宽激光器。目前最好的激光器虽具有窄到千赫级的线宽,但仍满足不了光学原子钟等精密仪器的要求,新的兆赫级激光器可制造更准确的原子钟,并对超冷原子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俄罗斯:3D打印发动机件 AI成就语音助

3D打印方面,俄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科学家正着手进行新一代直升机发动机陶瓷材料零件的3D打印研究,采用新技术制造出的零件在耐高温、承受物理震动压力及抗化学腐蚀性方面具有优势。

人工智能方面,俄Yandex公司宣布,正在开发一款名为Alice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未来将与谷歌的Home以及亚马逊的Echo在国际市场展开竞争。Alice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将整合Yandex公司的所有服务,使用户不必浪费时间查看数以百计的应用程序。

此外,俄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制造出试用版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该网络可根据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去认知人类心理,进而按照求职者的心理特点为其分配合适的工作岗位,其测试版将提供给大型企业的人事部门或心理学家试用。

以色列:人工智能如火如荼 诸多应用开始实现

以色列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如火如荼:缩短软件生产周期;结合3D成像技术助客户选鞋;独居老年人可拥有“生活伴侣”机器人;智能“猫眼”提供双向路况信息。

Dragonera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微服务,可将软件的生产周期缩短至14天到45天,减少软件因缺乏资金或问世周期过长而夭折的概率。客户可以监控产品的开发进度,并参与产品的架构搭建和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和3D成像技术,Invertex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通过利用智能手机扫描脚部后,分析用户脚的尺码,便可知道最适合自己的鞋子的型号和尺码。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伴侣Elli,Intuition Robotics公司综合运用了其中的认知计算、自然传播技术、语音辨识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使其能主动与老人互动并提供活动建议,成为“生活伴侣”。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通讯系统,Valerann公司开发出可在道路上布设的带有传感器的智能路钉(猫眼)控制系统,并可为用户和控制中心间提供双向反馈,帮助建立智能城市。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END –

| 财富资讯 | 线上供应链金融四大发展趋势

供应链金融平台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业特性,这将促使供应链金融平台向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综合服务将逐渐走向成熟。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系统化概念,是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具体描述为,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性设计融资模式,为各成员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

由于依靠真实贸易背景且资金的封闭式运作,供应链金融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

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价值,即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让中小企业从银行拿钱不再可望而不可及。从银行的角度则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有效打开。

 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虽然源于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但却不是简单的供应链金融的线上版,而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日趋成熟诞生出来的一种金融创新。

时至如今,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已不局限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平台、供应链专业化服务公司均纷纷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结合自身业务特性和行业优势,在不同业务场景下为各行业提供线上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随之将逐渐诞生出电商供应链融资、P2P+供应链融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模式。当下,甚至少数行业龙头也开始主动打造线上供应链融资平台。

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本质

第一,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是信用创造,通过大数据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给予信用支持,而不仅只看财务表面。

一位商业银行的高管曾经说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借助网络技术彻底革新了风险管理的定义与操作模式。

传统的风控只注重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审查,而现在风控部门必须综合研究“四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可以说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展是市场的必然需求。

从实践应用来看,以上描述可以理解为将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的经营数据提供给银行,供商业银行进行数据分析,以完成对企业直接授信关键信息的核定,使得融资流程更加简单、快速,风险预警更加及时。

从这个角度来看,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展,目前正逐步取代“ERP+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的模式,而向“供应链协同平台+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和“产业电商平台+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这两种模式发展。

第二,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不是革命而是提升。

第一体现在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即把钱以最快的速度投到所需要的地方和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

第二体现在传统金融机构对企业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提升,打破了传统的银行主导模式,以及银行仅直接面对单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与核心企业上下游各不相干、各自为战的局面;

第三体现在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不仅实现了服务在线化、营销互联网化、工作流程标准化以及风控自动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为银行、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构筑了一个开放的、交互的、信息共享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了供应链运转方式的极大提升。

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四大创新点

 一是显著提升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的资金周转率、降低经营成本。传统供应链金融通常只授信核心企业资金额度,签署一份总合同,需要核心企业与银行之间、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上下游企业与银行之间、与仓库、担保公司、监管之间合作沟通。每次业务发生,还要根据大合同再次签署单笔销售合同,重新走单笔业务贷款流程,过程非常繁琐,而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完成第一次流程后,在业务周期内,每次借款还款均通过线上完成,手续简便、随借随还,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提升核心企业的管理效率。一方面,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解决了银企双方系统升级更新速度不匹配问题,一般来说银行升级慢、企业升级快,匹配程度差。通过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实现双向连接,双向匹配;另一方面,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生硬组合产品的模式,可按需将金融服务渗透到商务活动各环节,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缩短了服务响应时间。三是解决银企信息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信用提供依据。

传统模式下,银行主要查看核心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过去、静态的数据;而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动态数据得到了有效收集,使金融机构实时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情况,提高了决策的灵敏性。

四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更好地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提供服务。

传统供应链金融由于业务归属区域特征,一般只能和当地分行或支行合作;而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线上合作,可以为不同区域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 END –

| 名人创投 | 让沃伦•巴菲特后悔的10个投资

尽管巴菲特的投资能力很强,但是在过去几年中,他也做过错误的决定。巴菲特认为,公司在经济危机中出现的业绩不佳的后果,大部分都是由普通投资者承担,而不是由首席执行官和董事承担,他对此向股东表示同情。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他不像一些企图将责任推给下属的高级主管,他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并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如果你想提升你的投资能力,你可以从巴菲特的损失中学到很多东西。

看一下沃伦·巴菲特的15次失败,思考他哪一步出错了,以及你可以从这位“先知”来之不易的智慧中学到什么。

1

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

沃伦·巴菲特在2010年与Becky Quick在CNBC的采访中表示,他曾经买过的最糟糕的股票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

巴菲特解释说,他于1962年开始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时这是一家面临破产倒闭的纺织公司。他认为当更多的纺织厂倒闭时他就可以赚钱,所以他购入了该公司股票。后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竟试图从巴菲特身上榨取更多的钱。年轻气盛的巴菲特一怒之下收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掌握了控制权,解雇了该公司的经理,并试图让该公司的纺织业务再运营20年。巴菲特估算,这一报复行为耗资近2000亿美元。

对于巴菲特恶意收购这一错误决定的投资建议是不要让情绪因素影响财务决策。

2

收购Waumbec纺织公司

尽管巴菲特后悔自己在1962年收购面临倒闭危机的伯克希尔纺织公司,但巴菲特在13年后又做出了同样的举动,购买了另一家新英格兰的纺织公司Waumbec Mills。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收购价格是基于我们收到的资产以及与伯克希尔现有纺织业务的预期协同效应而制定的。”

巴菲特透露自己购买Waumbec是一个糟糕的决定,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因为这家纺织厂在1975年被伯克希尔收购后不得不关闭。巴菲特对Waumbec投资不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并没有从先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由此可见,在进行投资时,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成功,你就要转向新的战略。

3

投资特易购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2年底拥有4.15亿股英国食品商特易购公司(Tesco)的股票。虽然公司出售了一些股票,但仍然投入了巨资。2014年,特易购由于夸大其公司利润,导致股价大跌。

巴菲特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对特易购管理层的担忧促使他最初出售股票的举动,从而获得了4300万美元的利润。但不幸的是,之后他并没有迅速采取其他行动。

他写道:“一个细心的投资者,早些时候就会把乐购的股票卖出去,而我因为犹豫不决,在这个投资犯了极大的错误,”他承认这一举措使给公司造成了4.44亿美元的税后损失。从沃伦·巴菲特这个错误中获得的教训是要迅速做出决定。

4

收购德克斯特鞋业公司

1993年,沃伦·巴菲特用4.33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份收购了德克斯特鞋业公司。在2007年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解释了这个糟糕的决定,承认这一举动让投资者花费了35亿美元。那时候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净资产的1.6%。

巴菲特写道:“迄今为止,德克斯特是我所做过的最糟糕的交易,但你可以打赌,未来我将会犯更多的错误。”

沃伦·巴菲特挑选的最糟糕的股票中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一家公司具有可行的竞争优势,那么该公司将处在最好的状态。如果客户没有充分的理由继续光顾一个品牌,那该公司将来很可能是注定要失败的。

5

使用伯克希尔股票收购德克斯特鞋业公司

沃伦·巴菲特并没有对收购德克斯特鞋业公司感到后悔,但在2014年给股东的信中,他对于如何支付4.33亿美元的收购金表示失望。他没有给卖家现金,而是用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支付购买资金。他在信中透露,这些股票的价值达57亿美元。

他写道:“作为一次金融灾难,这应该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你可能不会去买卖价值百万美元的公司,但是你可以通过确保你的资源得到适当的分配来从巴菲特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你目前的投资组合表现良好,最好不要冒险从固定投资中提取资金。

6

承担能源未来持有的债务

在2013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解释了他在能源未来控股公司上投资的失败。为此,股东们偿付了80亿美元,甚至借了更多的款。

巴菲特在提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尔斯·芒格时写道:“由于我在没有咨询查理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导致伯克希尔购买了大约20亿美元的债务。

巴菲特准确预测能源未来控股公司将申请破产。他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3年遭受8.73亿美元的税前亏损后,以2.5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所持有的股份。从沃伦·巴菲特的这一巨额损失中所得的教训是,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先与商业伙伴或值得信赖的朋友面前讨论一下,共同决定。

7

没有购买达拉斯沃斯堡广播电台

并非所有沃伦·巴菲特的建议都源于经济损失。他的遗憾之一是没有以3500万美元购买达拉斯沃斯堡广播电台。

在2007年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解释说,他在1972年买下See’s Candies的时候,错失了购买这个电视台的机会。尽管他全心全意地相信作出这一决定的人,也他知道该电台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并且基本上不需要资本投资,但是他回绝了这个提议。

巴菲特回想起他错失的机会,并指出,在2006年该电台的税前收入达到了7300万美元,当时他写了这封信,价值已达到8亿美元。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善于把握机遇降临的机会。

8

发行额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份去购买通用再保险

其实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险(Gen Re)最初并不是巴菲特投资战略的最佳举措。巴菲特扭转了局面,但他仍有些遗憾。

巴菲特在2016年给股东的信中写道:“在出现一些早期的问题之后,通用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们珍视的一个很好的保险业务。然而,通过发行272,200股伯克希尔的股份购买通用再保险公司是我犯的一个糟糕的错误,这个举动使我们公司的流通股增加了21.8%。我的错误导致了伯克希尔股东们的付出远远超过了他们得到的收益。但实践证明,尽管有圣经的认可,当你购买企业的时候,却远没有获得幸福感。”

这里的教训是以正确的方式改正你的错误,从而享受成功的回报。

9

购买通用再保险时,没有进行适当的尽职调查

从沃伦•巴菲特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交易中可以获得多项投资建议。

在他2001年给股东的信中,他提供了更多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收购过程中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的原因的见解。这其中包括了长期的承保损失,忽视了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以及未能意识到通用再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储备来支付旧政策造成的损失。导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01年需承担8亿美元的亏损。

这里的教训是要反复仔细检查数字,并交给几个值得信赖的顾问来运行。同时你也应该清楚知道最坏的情况可能会让你付出多大的代价。

10

大量买进康菲石油的股票

在2008年的股东信中,巴菲特写道:“没有来自查理和其他人的督促,我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接近顶峰时买下了大量的康菲石油的股票,并且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今年下半年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

巴菲特在8500万股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上仅花费了超过70亿美元,但在写信时市值只有约为44亿美元。

像沃伦·巴菲特这样的错误再次强调了在重大的投资之前咨询你所信任的人的重要性。有时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大局是最好的方法。

来源 | 长石资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