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齐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原标题: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7%和52%(引题)

三大指数齐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主题)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9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7%和52%,分别比上月上升0.5、0.7和0.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PMI为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9月份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9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回升,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赵庆河介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上,比8月份增加2个,制造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谈及成因,赵庆河分析,一是产需两端继续改善。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制造业生产活动持续加快,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7%和50.5%,分别比8月份上升0.8和0.3个百分点。

二是价格指数连续回升。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加之企业采购活动进一步活跃,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9.4%和53.5%,分别比8月份上升2.9和1.5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

三是大型企业扩张加快。大型企业PMI为51.6%,比8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为近6个月高点;中型企业PMI为49.6%,与8月份持平;小型企业PMI为48.0%,比8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3个月回升。

四是各重点行业PMI均有回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6%、50.1%和51.3%,分别比8月份上升0.6、0.7和0.3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

五是预期指数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5%,与8月份基本持平,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预期总体保持乐观。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上述数据表明9月份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活跃度均有显著提升,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系列政策支持效应显现。但与此同时,盘和林认为,当前经济复苏的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赵庆河也提到,根据调查结果,9月份反映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高和资金紧张的制造业企业占比均比8月份有所上升,制造业恢复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下一步需着力推动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数据显示,分行业看,9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2%,比8月份上升2.4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9%,比8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也反映出服务业景气回升以及建筑业扩张加快。赵庆河进一步分析称,从服务业行业看,水上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比8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企业对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其中铁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未来行业发展更为乐观。

“随着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逐渐消退,建筑业生产施工加快,商务活动指数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赵庆河说,从建筑业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8%,高于8月份1.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在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看来,三季度以来,非制造业呈现平稳趋升走势,9月份供需两侧均有向好转变迹象。不过,需求恢复力度仍待加大。

“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9.5%,这一亮丽数据或为10月份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也有望重塑中国投资人及消费者信心。”盘和林表示,从全球宏观面看,未来还应关注美元走势。“预计美元强势期或在半年内结束,从而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好转创造条件。”

来源:国际商报

国际商报记者:魏桥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半年经济增长5.5%,下半年稳经济的四大重点

本文八大重点:

1、2023年二季度,经济整体同比高读数的一大原因是去年同期低基数(202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去除基数影响后,上半年经济呈现“先上后下”的走势;

整体来看,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较弱是制约经济企稳向上的关键;

从全球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虽持续复苏,但道路更为坎坷;

当前内外部需求同步收缩,下半年外需回升幅度有限;

民企投资是顺周期的,在经济环比下行期间生产经营压力更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投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函数。民营企业投资预期不足,居民消费预期则难以改善;

上半年政府部门并未在私人部门预期较弱时,通过基建投资创造需求,维持内需增长;

下半年稳增长的四大建议: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为扩内需加足马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政府部门需更有作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研究出台支持民企制度、法律及政策;防范化解重点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具体方案需加速出台。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从经济需求侧三驾马车视角来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010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588亿元,增长3.7%;进口86429亿元,下降0.1%。

2023年二季度,经济整体同比高读数一大原因是去年同期低基数(2022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去除基数影响后,上半年经济呈现“先上后下”的走势。

一季度经济处于疫后修复期,二季度内外部需求同步收缩,经济环比下行。从经济先行指标PMI来看,一季度处于扩张区间(1月50.1%、2月52.6%、3月51.9%),二季度则进入收缩区间(4月49.2%、5月48.8%、6月49.0%)。整体来看,需求不足,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预期较弱是制约经济企稳向上的关键。

从全球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虽持续复苏,但道路更为坎坷。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4%,2023年下调至2.8%(前值2.9%)。其中202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4.0%,2023年下调至3.9%;2022年发达经济体增速为2.7%,2023年下调至1.3%。

一、当前制约经济持续恢复的三大关键

7月6日,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笔者认为,当前有以下三大关键问题制约经济持续恢复:

1、内外部需求同步收缩,下半年外需回升幅度有限

二季度,内外部需求同步收缩。从需求侧三驾马车的视角来看,二季度代表外需的出口,与代表内需的消费及投资持续下行。4月至6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速分别为:8.5%、-7.5%、-12.4%;4月至6月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8.4%、12.7%、3.1%(二季度消费同比数据8.2%的高读数是因去年同期低基数);1-4月至1-6月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4.7%、4.0%、3.8%。

从价格指标来看,更能体现外需的上游生产者价格指数PPI,4月至6月同比分别为:-3.6%、-4.6%、-5.4%;更能体现内需的下游消费者价格指数CPI,4月至6月同比分别为:0.1%、0.2%、0.0%。

往未来看,外需回升幅度或将有限。即便美国等全球最终需求国三季度库存周期将逐步见底,补库存需求带动我国出口逐步回升,但因其经济处于周期中的下行阶段,全球总需求仍将难以大幅提升,制约我国下半年出口回升动能。

2、内需中私人部门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预期较弱

下半年外需回升幅度有限,稳经济的重心则落在了内需。而内需中私人部门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预期较弱是制约经济内生性恢复的关键。

首先,民企投资是顺周期的,在经济环比下行期间生产经营压力更大。6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3%、48.9%和46.4%,大型企业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处于扩张区间,但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收缩区间,且小型企业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景气水平长期较弱。

中、小型企业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中、小型企业复苏乏力,就业压力则会继续加大。从数据来看,6月PMI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2%,体现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继续下降。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虽与上月持平,但16-24岁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仍处于21.3%高位水平。

内需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就业的函数,就业是企业投资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函数。民营企业投资预期不足,居民消费预期则难以改善。

此外,疫情三年,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较为严重的衰退,尤其2022年居民资产增长明显减速(住房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价值大幅回落),且资产端较负债端回落更快。结合美国、日本等经济体长期发展经验来看,资产负债表衰退将对居民消费将形成较长期的压制。

稳定地方政府债务,制约政府部门基建投资

2023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较去年的2.8%左右提升至3%,地方专项债较去年3.65万亿提升至3.8万亿元,体现中央、地方同时加杠杆,对应政府部门基建投资发力稳经济的诉求。

但从具体数据来看,上半年政府部门并未在私人部门预期较弱时,通过基建投资创造需求,维持内需增长。1-4月至1-6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8.5%、7.5%、7.2%。其主要原因便是地方财力受制于稳定债务的影响,在维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尤其是对稳就业的加码后,挤出了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的使用。

二、下半年经济稳增长的四大建议

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

笔者建议,各部门各地方应以扩大内需为关键,私人部门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为着力点,推动经济持续内生性复苏。具体来看:

1、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为扩内需加足马力

在“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方面,货币政策仍需兼顾总量与结构,为扩内需加足马力。因当前扩内需仍面临风险挑战,则应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做强私人部门民企与居民资产负债表,助力有效需求恢复,提振信心;财政政策,地方专项债需提速,同时加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力基建投资稳需求。

2、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政府部门需更有作为

在“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方面,当前私人部门预期较弱,政府部门需更有作为。在投资端的政策有力抓手应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在消费端应重点促进新能源汽车及家居消费等。

3、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研究出台支持民企制度、法律及政策

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方面,要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与提振信心。首先,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其次,对于近年来多行业政策调整,要讲清政策导向,引导好市场预期,避免市场主体因预期不明而产生信心不足的负反馈循环;最后,要站在微观市场主体需求的角度,研究出台支持民企制度、法律及政策,用真招实策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市场信心。

4、防范化解重点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具体方案需加速出台

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具体方案需加速出台,从而稳定市场各方参与者预期。此外,因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大,在化解存量债务的同时,需避免政府部门逆周期调控加力,新增基建投资项目受到制约。

往未来看,伴随着一批稳经济政策措施加速落地,经济将逐步回升向好,同时在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加凸显下,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唯有以后天的视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决策,才可不悲观、不迷茫,走在经济周期曲线之前,抓住长期的确定性。

张奥平系经观未来研究院院长

转自:第一财经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有效投资扩大 激发增长动能(年中经济观察)

上半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

有效投资扩大 激发增长动能(年中经济观察)

24小时可处理数十亿张图像——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开发银行2.3亿元专项贷款支持下,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快建设投用;

上半年科创板新上市41家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额总计877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资本加快形成;

…………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2%和6%。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投资继续加强。

强根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中有进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重大工程项目开工活跃,资金保障加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逐步优化,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为稳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传统基础设施稳步建设。

7月4日凌晨,随着最后一组道岔插铺到位,广湛高铁江大联络线成功接入位于广州的华南地区最大编组站江村站。

桥梁合龙、隧道贯通、站点接入……广湛高铁各施工现场进展顺利。“我们加快用款审核进度,7.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资金全部支付完毕,同时牵头银团贷款支持,累计已发放9.1亿元中长期信贷资金。”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加密加固、航运水道拓宽疏浚直通大洋,到输水管道穿山越岭延伸至农村……财政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基建投资积极作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发挥中长期资金支持优势,助力能源、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强优势、补短板,不断打开投资新空间。

上半年,我国新开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6万个,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为历史同期最多;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0.5%和9.6%,为扩内需、稳增长、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新基建的重点项目之一,深圳弈峰科技光明5G大数据中心项目是基于最新技术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近1.2万台服务器,提供高效、安全的云计算服务。今年一季度,浦发银行深圳分行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采用了创新的融资方案,缩短审批流程,为该项目提供13.55亿元的专项贷款,同时还执行优惠利率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新型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部门适度超前部署5G、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为扩大有效投资增添新抓手。今年以来,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下达,各地通过专项债加大对新基建投入力度,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加快使用,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新基建信贷业务,使新基建重大项目投入活水不断。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开建,海南首家“5G+”智慧电厂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产,安徽积极打造充换电基础设施全省“一张网”……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各地新基建加速布局,形成激发创新、拓展需求的新动能。上半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融合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34.1%。

——民生基础设施抓紧落地。

普惠托育、普惠养老、全民健身等设施建设提速扩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6万个,更多住房旧貌换新颜……民生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公共设施管理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实施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

“以改善民生基础设施为导向的财政扩张在短期稳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人力资本和创新动力集聚,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说。

促创新,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7月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

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将促创新作为关键,持续增加以高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创新投资,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源源不断动力。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投资不断增加。

走进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长沙18号工厂的生产车间,各类焊接、抓取、组装和搬运机器人正围绕智能化生产线“各显神通”。这一工厂成功入选了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典范的“灯塔工厂”项目。

“今年上半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各项精准政策的扶持下,公司累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资金近百亿元。”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华介绍。其中,公司投入近4亿元用于各地工厂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更多“灯塔工厂”建设。

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基数大、占比高,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资金需求大。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以及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广东为纺织服装行业和家具行业制定具体转型升级指引;山东聚焦冶金、化工、机械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6%以上……各地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新兴领域投资进一步扩大。

走进安徽蔚来先进制造基地车身车间,各类智能机器设备开足马力,新能源汽车生产井然有序。“超百亿元的融资,为企业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蔚来首席财务官奉玮介绍,上半年,企业多款新车型上市。

“全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之一。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上半年,新兴领域投资持续扩大,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2%和22.2%,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

——政策赋能科技创新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牵引带动作用,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投放,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国务院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鼓励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一系列改革举措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更多高新产业“金种子”厚植成长沃土。上半年,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1.6%和46.3%。

“当前,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工具不断丰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周期特征,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激励企业长期稳定地增加创新投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聚合力,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政策落实,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市场环境,全力推动民间投资逐步回稳。

——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规模。

“从购置生产设备到增加科技创新研发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才伟说,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向公司累计投入53.1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30.95亿元。5月,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政府基金发挥杠杆作用与社会资本加强合作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民间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截至今年上半年,各地自2022年以来共推介项目5万余个,其中9000余个已吸引到民间资本参与,涉及民间投资金额2.9万亿元。

——信贷支持政策提升民间投资意愿。

“无需抵押物,线上申请、全自动审批,不到1小时,光大银行1000万元的专精特新企业贷就到账了。”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峰说,有了这笔贷款,企业研发、采购原材料的资金就有了着落,公司年产100万套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改造提升项目今年也能顺利投产。

中小微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已经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398亿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2.2万亿元。这些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困境、恢复运营,更推动企业扩大产能、再上层楼。

融资服务与政策支持进一步形成合力。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在为银行加大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加快审贷进度提供支撑的同时,助力投资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项目融资和建设实施情况,增强民间投资效能。

——制度改革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围绕6个方面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扫清民营企业投资障碍,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让更多民营企业能够轻装上阵谋发展;

简化民间投资审批管理、创新和优化投资审批程序……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纷纷出台一揽子政策,从各个环节入手促进投资便利化。

“进一步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必将为民间投资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来源:人民网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运行热点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如何巩固居民消费恢复态势?怎样更好稳就业?能否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上述热点问题。

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

今年以来,恢复和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持续显效,居民消费市场整体呈现良好恢复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8.9个百分点,餐饮、旅游等领域消费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

“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相对偏弱、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金贤东说,针对制约居民消费的痛点和堵点,将做好完善消费政策、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四项重点工作。

金贤东表示,将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并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持续做好稳就业促增收的各项工作,系统推进收入分配领域重点工作;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心放心称心的消费环境。

尽全力做好政策出台落实、优化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回暖。”金贤东说,当前影响就业的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重点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帮助重点群体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亟需切实办好的一件大事。

金贤东表示,将尽全力做好政策出台落实、优化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围绕强化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千方百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定就业基本盘;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服务和政策保障力度,强化稳岗扩岗支持,充分释放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并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持续促进居民增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努力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从三大需求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快回升;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说,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

李慧表示,针对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6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谋划了一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有一些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实施,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李慧说。

李慧表示,下一步,要按照落实一批、储备一批、出台一批的思路打好政策“组合拳”。抓好已出台和已部署政策的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抓紧研究储备政策,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及早出台有关政策举措,促进消费稳步恢复和扩大,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帮助经营主体恢复元气、站稳脚跟。

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金贤东表示,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相关工作:坚持先立后破,积极创造条件,要用好能耗双控打下的坚实基础,平稳有序过渡到碳排放双控;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实施碳排放双控,不意味着对节能工作有任何的放松;把握好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政策举措,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金贤东说,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严赋憬 陈炜伟

来源:新华社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 提振市场信心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10个基点 提振市场信心 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人民银行今日开展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20亿元,中标利率为1.90%,下降10个基点。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场信心提振,反应积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增强,居民消费稳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逐步恢复,中国经济可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实体经济从疫情中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今日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既反映了资金市场供求,也释放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信号,是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体现。

人民银行今日开展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20亿元,中标利率为1.90%,下降10个基点。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场信心提振,反应积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经济增长动能逐步增强,居民消费稳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逐步恢复,中国经济可保持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实体经济从疫情中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今日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降10个基点,既反映了资金市场供求,也释放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信号,是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的体现。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是一道“必答题”,特别是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的当下,更需要积极作答。

近年来,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科技创新呈现出“始于技术、成于资本”的特征。过去,我国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短板与堵点,为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分担风险的能力不足。不过,经过4年多的注册制改革实践,我国资本市场包容性显著增强,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能够以更加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家创新。特别是定位于服务“硬科技”的科创板设立后,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在科创板形成产业集聚。在畅通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方面,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4月10日,在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注册制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必将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服务科创企业融资成绩亮眼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为科创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责无旁贷。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投入,且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早期风险比较高。在最需要资金投入支持的前期,这些企业往往缺少用作抵押品的固定资产,也缺少稳定的现金流,这就导致其早期难以获得充足的信贷支持,而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企业公开上市之前,私募股权市场可以将社会资金转化为金融资本,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增值服务。

企业公开发行上市后,将登上更大的资本“舞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以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为主阵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特别是在经过多年的注册制改革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板块架构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鲜明,各板块通过IPO(挂牌)、转板、分拆上市、并购重组加强了有机联系。其中,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赋能科技创新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批处于“卡脖子”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板块形成了产业集聚,并吸引了更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科创板推出后,已有80多家相关企业上市,IPO融资超2200亿元,累计完成研发投入超过500亿元。创业板改革后,更加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近九成新上市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数据“开门红”意味着什么?

步入2023年,中国多项经济数据“飘红”:

1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创18个月以来新高;春节假期餐饮、旅游、电影等线下消费超预期复苏;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在一篮子货币中走势领先……

订单忙起来,消费旺起来,信心强起来。无论是生产和需求端的明显回暖,还是市场主体及国内外机构的预期增强,都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阵阵“暖意”。

“开门红”有望带动“全年红”

开年数据至关重要,对社会预期、市场信心影响深远。新年伊始,我国经济呈现明显恢复势头,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通行畅、消费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电影票房67.58亿元,位居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

“春节消费的走热,为全年发展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这为全年的消费提振起到了重要的“信心催化剂”作用。

订单忙、预期强。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1%,连续3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较前值大幅回升7个百分点至50.9%,为2021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行业景气度改善;生产经营预期、采购量指数分别较前值上升3.7个和5.5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1月份,制造业供需两端同步改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企业信心明显增强。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去年12月疫情形成大范围冲击的背景下,1月修复情况明显;二是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均较高,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足;三是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有力支撑制造业回暖。

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持续修复,1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业内分析认为,除美联储加息放缓、中美利差倒挂等外部因素,我国经济企稳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内部原因。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杨盈竹表示,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基本面复苏态势稳中向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增强市场信心,均对1月汇率形成支撑。

政策“暖风”将接续显效

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显效,使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底气更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面向2023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陆续出台落地。

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顶层设计上,“稳经济”信号明确且坚决,定任务、划重点、出实招……为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各地密集出台方案计划,争取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连续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一方面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复苏和发展。

甘肃印发《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将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作为重中之重,意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宁夏共谋划101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按照计划,一季度自治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率力争达到70%以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经济定会‘春暖花开’,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

蒙牛集团总裁兼执行董事卢敏放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重申 “两个毫不动摇”,对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来说亮明了态度、释放了信号,对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对中国经济充满期待

稳定的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世界对中国经济却充满期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30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8个百分点。

近期,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也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如是说。

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源自何处?从国际机构和海外专家对中国经济的评价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充足稳定的中国。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裴德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2023年外部环境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力,但中国有足够的政策支撑空间,将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去支持居民消费、房地产投资。

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泰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顾问阿颂西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实现历史性跃升,“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和活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中国。“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不断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强。”韩国中国经济观测研究所所长朴汉真告诉人民日报社记者,中国提出进一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等举措,将令外资企业更有信心。

中国贸促会近期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的调研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维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尽管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随着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将在2023年总体回升、稳中有进,中国企业继续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扮演重要角色。”IBM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旭东表示,2023年将与更多中国企业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经济恢复发展,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穿越风雨见彩虹,面向未来,中国经济一定能在应对挑战中继续茁壮成长。

来源: 人民网

对2023年经济形势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高端专栏 张军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我结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就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与政策问题,与大家交流几点看法。

一、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趋势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多方面稳经济举措,我国经济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恢复态势,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发展质量也有所提升。但受疫情反反复复、多轮不断严重冲击,经济增速不及预期,企业效益显著下滑,市场主体信心也严重受挫。中央优化疫情管控措施发布后,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市场也为之一振。但随后出现的感染人数大规模反弹情况,又使经济社会各方面秩序受到较大冲击,四季度增长情况也不太理想,预计全年增速也就在3%左右。

展望2023年,我的总的看法是“谨慎乐观”。经济恢复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面临不小困难,综合判断,与去年相比,发展的环境将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增长水平也会有明显提升。

最大的有利因素莫过于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宽和政策环境的有利变化。疫情的不断冲击可以说是套在2022年中国经济“脖子”上的一个“紧箍咒”。2022年增长不及预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性的原因,还是疫情的不断冲击和严格的管控措施。虽然放开后感染人数大规模增加,短期也面临不少问题,但病毒致病性已明显减轻,社会活力已显著增强。只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相信经过几个月的过渡,我国经济社会将会逐步回归正常秩序。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一点是最具决定性的,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就可以确定,增长率就会大体保持在潜在增长率左右。

政策环境的有利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家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感到振奋的,是其中所透出的党中央对促进经济恢复向好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决心。比如,中央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等。

最大的不利变化是外需增长的减弱。2022年,在内需增长乏力、增速严重下滑的背景下,出口的大幅增长,不仅是一个突出亮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因素。但今年来看,这个因素可能会显著减弱。主要原因是,由于受高通胀、高利率和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经济陷入衰退几成定局,全球贸易增速也会显著减慢。去年底以来,主要国际组织均纷纷下调对今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期。其实,外需增长减弱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从去年10月份、11月份的出口数据已经显现出来。去年1-9月份,按人民币计算,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3.8%,而10月份、11月份单月增幅仅为6.8%和0.9%,而如果按美元计算的话,11月份出口是下降8.7%。

最需要着力的是扩大内需。在外需增长减弱的情况下,着力扩大内需对于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无论是扩大消费需求还是扩大投资需求,都会面临不小的难度。

首先看消费需求。去年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是下降0.1%,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其实,消费需求低迷,一直是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只不过去年的情况最为严重。现阶段消费需求不振,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导致餐饮、旅行等不少消费活动受限,消费无法实现。二是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下降。三是消费者信心受挫,消费意愿下降。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和形势的好转,过去被压抑和限制的一些消费会逐步恢复,消费者信心也会有所提升,但恢复和提升都不会太快,幅度也不会太大。这是因为,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在最初放开的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感染人数会出现大规模的反弹,人们的消费活动和消费信心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从稍长时间来看,即使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经济社会生活趋于正常,但由于疫情期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的积累和消费信心的恢复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再看投资。去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9.3%,而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下降9.8%,房地产投资全年肯定也是负增长。综合判断,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大体能够保持去年的增长态势,而房地产投资有望略好于去年。大家知道,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尤其是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射出了所谓的“三支箭”。一是信贷支持之箭,二是债券支持之箭,三是股权支持之箭。相信这些举措对于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困境、防止资金链断裂、促进市场稳定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房地产走出困境的关键,是市场需求的回升、前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基本化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在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之前,市场很难真正回升,投资也不可能呈现大幅增长。

最为关键的是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是近年来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去年情况最为严重。去年除个别月份以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低于50%的荣枯线水平,11月份仅为48.0%,12月份进一步下降至47%。相比制造业,服务业问题更加严重,特别是其中的生活服务型中小企业,面临更加困难境地。据财新数据,去年11月份服务业PMI仅为46.7%,12月份虽有改善,但也仅为48%,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水平。在企业信心不足的同时,受就业压力加大、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2022年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86.8,二季度平均仅为87.4,均为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关于今年经济对策的几点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我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抓到了经济稳定恢复的“牛鼻子”。只要市场主体预期趋稳,信心增强,那么不论是促消费、扩投资,还是调结构、控风险,就都会有比较好的基础,就能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会达成纲举目张的效果。所以,信心比金子更加重要,今年要稳增长促发展,必须着力提升企业信心。

毫无疑问,提振信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从多个方面作出了部署,我认为,以下五点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还是要持续优化疫情防控。可以说,今年增长如何,疫情仍然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按照国家卫健委通知,从1月8日开始执行“乙类乙管”。为此,一是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应的政策体系、行政体系、医疗体系,进一步增强各体系之间的衔接,确保转段有序稳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大规模感染趋势、毒株变异等的预测和应对,尤其是要在医院接诊、药物供应、重症治疗以及农村地区疫情应对等方面,进一步集中资源,加大工作力度,避免出现大的疏漏和风险。

其次是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加有效的对策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短期来讲,这是最为实际的举措。需求上不去,企业订单和效益上不去,预期和信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列为2023年重点经济工作任务的第一条,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足见其重要性。关于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央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多方面提出要求,相信今后会有进一步具体的政策举措逐步出台,值得我们期待。

第三是要着力解决深层问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有利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稳定预期和提振信心来讲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但客观讲,这些成就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投资创业经营活动的“便利化”方面,而在一些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上,需要改进的空间依然很大。比如,近年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隐形壁垒和不公平竞争问题、产权保护不力问题、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司法不公问题、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招商承诺不履行问题、市政工程账款拖欠问题,等等。这些情况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即便只有个别地方个别案例发生,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也会在企业家群体中形成寒蝉效应,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与办事的“便利化”相比,这些问题更加重要、更加根本甚至更加生死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都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如果说前一阶段以“便利化”为重点的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1.0版的话,那么下一阶段所迫切需要的,就是以大力推动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为重点的、优化营商环境的2.0版。

第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降低政策风险。政策风险问题是近年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越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时期,越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透明、可预期,以增强企业信心。强调政策稳定性不是否定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而是强调政策调整要尽量避免“急转弯”和“翻烧饼”,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相关企业的运营环境和竞争力状况影响较大、企业一时难以满足新的政策要求的政策变化,一定要给相关企业满足新的要求留下一个必要的过渡期。另外,就是要高度重视政策的系统性和综合影响,避免所谓的“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问题。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今后其他政策的出台,都要“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应该说针对的正是这个问题。

第五是要更加注重企业发展大环境及舆论环境的改进。近年来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关注宏观的问题,包括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问题、地缘政治风险问题、中美贸易争端问题,以及房地产和财政金融风险的化解问题等;而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力则越来越微观、越来越具体,更加关注房租问题、税费负担问题、贷款融资问题等。有些企业家表示,与贷款融资、税费负担等具体问题相比,他们更担心的是宏观环境问题、政策风险问题。如果大的发展环境有待改进,具体支持救助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促进经济恢复向好,不仅需要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更需要大力改进企业发展的大的宏观环境。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近年来,尽管我国大政方针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一些重要政策出台后不断被误解误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比如,双循环的政策不断被误读为国内循环,共同富裕的政策不断被误读为劫富济贫,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政策不断被误读为国家要打击资本,等等。由此可见,重要政策的出台不仅需要充分酝酿,权衡利弊,而且一旦出台,就需要尽快公布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充分解读,以避免被误读误解,形成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以上五个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有明确阐述和部署。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些背景,做一些解读,仅供参考。

(本文为作者2023年1月7日在“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全面降准 体现了更大力度稳经济

实体经济再次迎来金融活水。中国人民银行11月2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这是货币政策再次发力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此次全面降准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但另一方面,此次全面降准更体现了对“度”的把握。

这个“度”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前面临的国内外极为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疫情形势,因此采用的是全面降准。二是从“全面”方面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通过全面降准,达到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从而更有力度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四是实现了全面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效果。此次降准可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还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个常规重要工具。从近二十年的实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经济环境甚至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时,会适时不同程度地通过上调或降低来支持和稳定经济发展。比如2007年间,为了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反复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些年来,央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使用上更多地实施精准滴灌,比如2018年1月25日央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4月25日实施定向降准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6月24日央行宣布的定向降准针对的是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2022年4月25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11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因此,此次全面降准是因时因势而发,将起到进一步助力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作用。

此次全面降准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着力点是支持实体经济,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可以预计,未来央行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还会不断地因时因势进行“全面”与“定向”操作,努力实现通过调整货币金融环境来服务于稳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时报时评 唐福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造性理论贡献

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特别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问题以及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的深刻阐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创造性理论贡献,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创造性判断

根据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新判断,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经济机制层面改革重点向体制层面改革重点转化,进而向制度层面改革重点完善定型的逻辑进程,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的深刻内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创造性理论贡献。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不断作出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分析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缺点,提出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改革要求。价值规律的作用过程,在根本上就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调节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尽管这时经济改革还只停留在经济机制调整的层面,但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固守的单一的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还是产生了重大冲击,可以说是打开了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扇大门。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索,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进一步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明确“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由经济机制层面的调整走向经济体制层面的改革,开拓了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和体制设计的新的目标。实践发展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提升实践境域。1992年,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经济机制分析入手,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体制性规定作出阐释,迈上了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台阶。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问题的核心”的重要判断。这一判断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4年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概括,是经济改革由以机制调整为着力点向以体制转型为着力点转化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确立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四大以来20多年经济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强调“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核心问题”的“定位”,是对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然后“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改革路径的创造性探索。这一“定位”,使我们对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兼容”关系转向“结合”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制度”意义上的“定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定型”的创造性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这一创造性的探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核心问题”新的科学定位为理论基础的,也是对这一时期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从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性质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和“根基”作出新的阐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如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普照的光”,它改变和决定着存在于这一经济关系总体内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的“色彩”和“比重”,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性。

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最本质特征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性规定的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的,是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性质结合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始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质和特征,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

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属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统筹把握,实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中彰显其制度特性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新的概括,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体制和制度多层面与多维度演进中,清晰地展现了制度“定型”特征,作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的创造性理论。

这一创造性理论,突出了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结构体系和分配关系中分配制度格局的基本特征,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规定和市场经济体制规定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基本特征,并且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既定基础”上,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实基础和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结合”中,才融汇和生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特征和规定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显著的理论创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定型”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彰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质的结晶,是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的辉煌成果。

“问题导向”“问题倒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探索中,坚持从实际的和现实的问题出发,在对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经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中,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梳理问题,以问题“倒逼”为主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核心问题”的探讨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可以说,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根据。

“辩证法、两点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方法论的根本要义,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法、两点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和体制性的基础性问题作出创新性的理论探索:一是提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辩证法、两点论”问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二是提出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关系上的“辩证法、两点论”问题。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排斥或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契合和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辩证法、两点论”的思想方法,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性理论方法论的枢纽。

总体方法和系统方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方法,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突出方法。在总体方法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的阐释中提到,“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关系的总体关系中,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可以说,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系统方法,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上,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系统阐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这也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升华。

在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领悟中,要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所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坚守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的创造性探索

“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理论课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重要的理论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没有设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的问题;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资本问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则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理论创造,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这一理论创造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问题,是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有一段时间,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就要求规范资本行为,趋利避害,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第二,新发展阶段的资本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种资本共同发展为显著特色和基本特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各种形态资本,并呈现出规模显著增加、主体更加多元、运行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多种资本形态并存的经济格局,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前提的,是以我们“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政策导向的。

第三,新发展阶段资本理论分为资本特性和资本行为规律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方面,要突出对资本属性和本质规定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资本形态可能而且能够同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经济关系相结合。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对资本在具体经济运行及其过程中“行为”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资本“行为”分析中所指出的,“各类资本都不能横冲直撞”“要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关键要探寻“行为规律”,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使资本有序发展。

第四,对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理解。要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不同环节和整体过程,理解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作用及其特征。

第五,资本治理的根本方向和主要方略。资本治理的“有序化”就在于“历史地、发展地、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类资本及其作用”,就在于清醒认识“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就在于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疏堵结合、分类施策,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效防范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伟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作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新的时代内涵。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顾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