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历史悠久,瑰宝值得传承
中药概述
中药有五千年历史,始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讲求标本兼治。中国人普遍认为中药能够预防及治疗疾病,且长远看可强身健体,并且副作用较少。中医药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种植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中游为中成药制造业,下游为医药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店零售终端等。
中成药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传统中医药市场可大致分为中成药、传统中药饮片及中药保健品。中成药以中药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并根据《中国药典》及《部颁标准》所 记载的标准、质量和配方制造,产品可为各种形式,如药丸、胶囊、药片、散剂、口服液及药水。传统中药饮片由按传统中医药工序(包括煮、 蒸、炒、斩、切)以动物组织加工而成,中药保健品的有效成分为传统中药萃取物或草药及动物组织。
按生产销售额计,2019年中成药占中国传统中医药市场的比例为63.4%,传统中药饮片占比为14.7%,中药保健品占比为21.9%。中国中成药市场在2015-2019年经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约人民币6252亿元增至2019年的约人民币8149亿元,年复 合增长率约为6.8%,预计2024年中成药市场将增至11375亿元。
中药治“未病”优势突出,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观念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经过历朝名医传承改进,其理论逐渐成熟。治“未病”即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 生、发展的方法,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指未病之前,防病于未然,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 疾病的发展演变。中医药治“未病”的思想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观念,实际临床中也多有应用,已有多篇文献验证了中药在治“未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基药目录调整在即,“986”政策刺激中药放量
基药目录中成药占比逐步提高,新版调整在即
自1977年WHO首次提出基本药物理念后,全球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 策。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到2018版(685)基药目录,一共发布过五版。
2018版基药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其中有17个为化药),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中成药数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9.12%。直到2018年版基药目录,才将儿科单独划分一类,2018年基药目录儿科用药中,化药仅有3种,中成药有六大类13种。
“986”目标尚有差距,刺激中药放量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提到,要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 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2020年上半年,基本药物使用品规数为1119 种,使用金额占比27.63%,使用频度占比51.58%。距离“986”仍有不小差距。
2021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新版基药目录发布在即。2018年目录 调整后,各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占比均有所上升。中成药作为基药目录的重要成分,有望借此加速放量。
三、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行业进入新阶段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高速增长,业内竞争格局态势明显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按传统标准炮制后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又称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免煎中药。它保证了 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 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001年国家发布《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范畴,中药配方颗粒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的 携带便利、服用简单、无需煎煮等优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药配方颗粒终端销售收入占 中药饮片比重约26.01%,市场规模约502.59亿元。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我们预计2022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模较2021年增长率为15%-20%, 将达到704亿元-735亿元。按销售额统计,2019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中,感冒用药占比最大,达18.67%,其次为清热解毒用药,市场占比达11.13%, 儿科感冒用药市场占比达7.17%。
国家级试点 所属上市公司 品种 产能 开放试点时间 江阴天江 中国中药700余种 约14300吨 (2017年)2001年 广东一方2001年 四川新绿色- 780余种 约10000吨(2021年)2002年 北京康仁堂 红日药业600余种 约3800吨(2021年)2002年 华润三九 华润三九600余种 约47250吨(2015年)2002年 南宁培力 培力农本方600余种 约5000吨(2021年)2004年 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 ;由于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出台至今,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一直处于试点阶段,国家层面只批准了6家试点生产企业,包括江 阴天江药业、华润三九现代中药、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药业、北京康仁堂药业、南宁培力制药。国家级试点江阴天江、广东一方 均被中国中药收购。
中国中药是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绝对龙头,2020年中国中药在中药配方颗粒板块收入101亿元,按出厂价统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以此推算,2020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为15%-20%。(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四、上游原材料涨价,OTC类产品或将迎来涨价潮
OTC类产品上游原材料涨价,推动产品提价
2020以来,由于疫情影响正常生产活动,2021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叠加中药材本身的价格周期,我国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药材价格 指数中,综合200、家种100、野生99迅速上升,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8日三种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0%、21%、24%;从中药材天地共 公布数据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5日期间,安国市场726种中药原材料中,398种价格均有所上涨,占比达54.8%。
OTC类产品的典型代表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的主要原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安宫牛黄丸的组方是:牛黄、麝香、犀牛角、珍珠、黄连、黄芩、 栀子、郁金、朱砂、雄黄、冰片等。其中郁金、栀子2021年12月平均价格分别为36元/千克、18元/千克,相比2020年同期涨幅分别为140%、89%;片仔癀的主要原料包括牛黄、麝香、三七、蛇胆,其中天然牛黄、三七2021年12月平均价格分别为55万元/千克、150元/千克,相比2020年同期涨价幅度分别为37.5%、15.38%。
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产品对标的并非是药品市场,而是OTC保健品市场,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片仔癀更多的也是谋求其保健品属性而非其药品 属性;在医保框架之外也让片仔癀等保健品具备较强的提价能力。
此外,天然麝香取自天然林麝的分泌腺,十分珍贵,由于其获得方式的稀缺性,在我国处于严格管控状态,目前仅有13家厂家拥有使用天然麝香 的资格。考虑到我国消费者对“天然”产品的偏好,原料的稀缺性及使用许可进一步为公司产品背书,推动产品提价。2005年至2021年间,片仔 癀共提价11次,单价从125元提至590元,涨幅达372.00%;同仁堂提价3次,单价从350元提至860元,涨幅达145.71%。
片仔癀:稀缺名贵中药标的,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
公司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销售额持续增长,同时积极实施大健康发展战略,产品结构不断优 化。
独家名贵中药品种“片仔癀”,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独家生产的传统名贵中成药片仔癀,处方及工艺为国家秘密,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为保护野生 麝资源,仅准许片仔癀等少数几个传统名贵中药品种继续使用天然麝香,更进一步增强了片仔癀的稀缺和名贵程度。自上市以来,片仔癀已经经 历了多轮提价,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一核两翼”战略持续推进,基本形成健康领域多业态聚集格局。2021年公司继续实施“一核两翼”大健康发展战略,在夯实以片仔癀为核心的 医药制造业的基础上,加强化妆品、日化产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两翼,并同时拓展医药流通业为补充。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经典名方,丰富公 司产品线,片仔癀牌的“安宫牛黄丸”已成功推向市场。经过数年的精心打造和努力奋斗,公司基本形成了健康领域多业态聚集的格局,产品结 构得到优化。
持续推进片仔癀现代化,积极拓展新药研发。公司继续围绕片仔癀及其他自主优势品种开展大品种技术提升系统研究,精准推进片仔癀等独家品 种的“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片仔癀增加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功能主治的临床试验补充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 书》;继续深入开展片仔癀治疗肝癌、肝纤维化、带状疱疹等临床研究、药理毒理、质量标准研究课题40余项。另一方面,公司紧跟国际医药前 沿技术,围绕临床发病率高、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老年疾病、慢性疾病、难治性疾病等,进一步加大特色中药新药、经典名方、化药创新药等药品 的研发规划和投入。